一、一个人的坏情绪,暴露了他低层次的认知
人不错心地也好,但就是脾气不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好像随时都要爆发。
其实生活中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可能引发他们某种极端的情绪,于是他们会苦恼烦闷心生怨气,甚至会产生攻击性行为。换言之,情绪往往是我们的内心对于外在事物认知的内在投射。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低,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就会越局限,潜意识里对于事情的处理方式也就越单一。
而当大脑顿时找不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时,心理积攒的愤怒、烦闷等坏情绪就会跳出来,主导人的行为。而这时的“行为”,反映在嘴上,就是争执;反映在肢体,便是攻击。因此,一个人的坏情绪,往往暴露了他低层次的认知水平;相反,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高,他的情绪往往就会越稳定。
二、克服认知缺陷是改善坏情绪的方法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譬如当下在公路上经常发生的“路怒症”。被堵车被超车后,难免心里会升腾起一股无名火。此时一个冲动易怒的司机往往会觉得“我好好地开着车被你堵了路超了车真是岂有此理”,于是心生怒火一路鸣笛非要再次超上去。然而情绪稳定的司机却会觉得“被超车那就被超吧,他走他的,我走我的,有什么大不了的”,依旧悠闲地开着车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如此看来真正需要为我们情绪买单的并非是他人“超车”的行为,而是我们自己对于“被超车”这件事情的认知。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的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物,而是应该克服认知偏差和认知缺陷,通过改变和深化认知,进而改善坏情绪。
王阳明一生羁绊重重坎坷难行,下诏狱、遭廷杖、贬龙场、功高被忌、被诬谋反,可谓受尽了命运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里,或许早就被各种抑郁情绪杀死了。但是王阳明对于困顿和苦难的认知,却来得积极乐观得多。在赣州时,陈九川和其他同僚胸中抑郁苦闷,相继一病不起,只有他依然精神矍铄。他在札记里写道:我来龙场两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我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悲悲切切,抑郁哀愁。
在王阳明看来,保持快乐心境的方法便是对于逆境和苦难的正确认知,不被坏情绪支配。由此提出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学说,即是创造人的内心与自身的和谐,被奉为认知学的经典。曾国藩赞其为“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蔡叔在《认知突围》一书中提到:世界虽很复杂,但千头万绪总有源头。这个源,便是底层知识,对它的正向修缮是成长的关键所在。而提升认知,就是提升底层知识的正确性。
当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越高,读书越多,见识越广,底层知识的构筑就会越正确、越牢固,由此培养而成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和判断也就会越正确、越稳定。如此,在面对外界事物的冲击时,才越不会被情绪奴役,反而得以掌控情绪。
三、秀的人,都是善于提升认知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一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情绪自控的能力,那些声称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实际上是得了某种负面情绪的上瘾症,这种上瘾可以为自己开脱责任、为自己的失意辩护。大约在两千年以前,希腊哲学家埃比克泰德就曾经说过:人的烦恼并非来源于实际问题,而是来源于看待问题的方式。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来控制负面情绪。
而那些优秀的人并非没有情绪,他们只是不被情绪所左右。“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源于内在的自信与魄力。巴洛特利天赋异禀,但脾气火爆。在训练时会与队员内斗,在比赛时会与对手球员、裁判甚至球迷起冲突。梅西虽资质不如巴洛特利,但却是球场上的谦谦君子,每一次不管遭遇什么突发状况,都能控制情绪沉着冷静地迎战。直至目前为止,巴洛特利还没拿过金球奖,而梅西则依然是拿奖拿到手软的天皇。在梅西一类优秀的人的认知里,与其挥霍情绪图一时痛快,还不如留着所有力气变强大。正是有了这个信念,他们才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被坏情绪左右。
人的一生,与其浪费在发脾气上,还不如多读书,多思考,多历练,多固化自己的底层知识。待认知水平提升,你会发现以往那些让你火冒三丈的事情不过是一段得过且过的小插曲,完全不必介怀。时间宝贵,你要留着所有力气变美好。正如拿破仑说的: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
评论列表 人参与